天赋初显:空间型内线的惊喜答卷
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的组织天赋。夏季联赛首秀中,他出战24分钟便拿下10分4篮板5助攻3盖帽1抢断的全能数据,开场即助攻队友暴扣拿下球队首分,彰显策应本能。季前赛对阵国王时,一记横跨全场的长传精准找到快下队友,这种五号位战术轴特质,恰好契合开拓者对内线的战术需求,甚至让美国球迷将其与约基奇这样的顶级组织型内线相提并论。
心态密码:超越年龄的从容与韧性
比数据更圈粉的,是杨瀚森超越年龄的从容心态。季前赛收官战对阵爵士,他在51秒内连吃两犯,最终仅出战15分钟便六犯离场,场边镜头捕捉到他红了眼眶的瞬间。但赛后采访中,这位年轻人已迅速调整状态,用掉了几颗小珍珠,但问题不大的自嘲化解尴尬,还特意感谢场边球迷的助威。这种快速从挫折中恢复的韧性,正是新秀成长最宝贵的品质。
他曾在采访中表示,习惯将外人眼中重要的事视作平常,这种超然心态在高压的NBA赛场尤为难得。从首战对勇士因犯规问题束手束脚,到次战便实现全面爆发,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冷静心态的价值。开拓者老将杰特对此深有感触,直言在他身上看不到新秀的慌张,哪怕犯错也能立刻专注下一个回合,这正是杨瀚森能快速适应NBA节奏的关键内因。
成长阵痛:跨级挑战的必经之路
天赋之外,季前赛也暴露了杨瀚森的明显短板,成为他必须跨越的新手村考验。首当其冲的是对抗能力不足,收官战面对爵士的凯斯勒等重型内线,他在卡位时屡屡被挤出有利位置,15分钟内颗粒无收且篮板挂零。整个季前赛他场均仅得4个篮板,与CBA时期场均10.8个篮板的表现相去甚远,吨位与力量的差距亟待弥补。
犯规问题更显棘手,四场比赛场均5.3次犯规,两次提前犯满离场,首战对勇士仅21分钟便被罚下。这并非态度问题,而是CBA时期的防守习惯与NBA严格判罚尺度的冲突:手部干扰、卡位推腰等小动作,在NBA全成了送分题,末节51秒连吃两犯的场景便是最直观的体现。此外,战术融入仍需时间,除对战国王时配合顺畅,其他场次偶有与队友跑位撞车的情况,挡拆时机把控也有待精准。
未来展望:球队护航与理性期待
值得庆幸的是,杨瀚森的成长并非孤军奋战,开拓者已为他备好全套成长礼包。主教练比卢普斯明确表示会增加他的罚球线策应戏份,通过简化战术助其快速融入;球队专门聘请指导过约基奇的助教,为他开展专项力量训练,季前赛期间他的卧推重量已提升15公斤。加之开拓者正处重建期,充足的试错空间将成为他成长的沃土。
对杨瀚森而言,常规赛目标清晰务实:先将犯规控制在合理范围,再稳固轮换位置。他本人也清醒认知短板,直言会重点打磨体能和防守细节,得学会不犯规也能顶住对抗。参照姚明新秀赛季曾有场均3.3次犯规的适应阵痛,没有球员能一步登天。只要他能将每36分钟犯规数降至4次以下,锁定替补中锋位置绝非难事。